德厚分享|国瓷材料宋锡滨:材料研发思想之我见

2018-06-23

德厚科技官网讯/作者:宋锡滨】央视每年的科技盛典,每每看到那些科学工作者们都会被他们的科学家精神所感动,都对他们严谨的态度表示尊敬,一步步试错,敲开成功之门,一点点积累,拿到发现之匙。这些年的积累、学习、经验、触动,我感觉要把积累总结的东西回馈社会、回馈科研工作者、回馈国家,让更多人认识如何做好材料特别是新材料的研发,进行材料的产业化,使得中国材料事业更强更快更稳的发展。


以下是我关于材料研发方法的一些总结和拙见,供大家参考,也请大家指正,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能够为国家和行业的材料发展添砖加瓦。

一、如何确定研发思想的相同和不同

各行各业的研发方式和思想均是不同的,有的研发思路不同、有的研发周期不同、有的研发方式不同、有的研发评价不同、有的研发应用不同,也就会导研发投入不同、研发成功不同、研发内容不同、研发阶段不同、研发精力不同,但相同的是研发出路、研发思想、研发素质、研发内涵和研发格局,也因为以上不同和相同,所以研发管理、研发激励、研发服务、研发培养和研发布局要相应的进行调整。那我们应该如何从根源上定义研发的不同呢?


201702241411180412.png

研发结果不同(如上图示)


1、研发应用的不同

我个人认为应该以研发应用的不同作为根源来判断我们的研发不同、相同和调整。如果我们要研发的东西处在消费类行业,这个行业属于快速研发、快速转型、快速满足消费者的行业,一个研发的产品可能马上供不应求、来势汹汹,也可能立刻会末日黄花、销声匿迹,所以这个行业的研发周期、盈利周期、产业化周期都要比消费产品的更替周期短,研发思路、研发投入,研发方式、研发内容、研发精力都要依据以上产品更替周期去考量。个人认为研发周期、产业化周期是消费产品的更替周期的四分之一,而盈利周期是消费产品的更替周期二分之一,例如产品更替周期是1年,那么研发周期和产业化周期分别为3个月,盈利周期为6个月,否则此研发项目最终就是失败的,当然这里面还要考虑此产品的未来的延展性和投入的可再用性,以上仅仅是大体的一种判断,但整体来讲此类研发就属于歼灭战,必须24小时研发,甚至几组方案同时24小时的研发才行,也很难规划3年以外的研发布局。

如果我们要研发的东西处在基础应用或长期应用的行业,这个行业属于系统研发、基础研发、需要可持续提供技术创新的行业,一个研发的东西替换的不是很快,属于长期存在、即使出现替代品,也要很长时间进行应用验证才能使用到这个行业的,那这个行业的研发周期、盈利周期、产业化周期就完全不同,是要打持久战,就必须要进行长期的研发布局,有的5年、有的10年,有的甚至203050年,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系统研究和模型规划研究,而这些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量变产生质变,而这个量变周期有多长,取决于你积累速度是否大于应用发展的速度,所以这个研发也要24小时研发,但不需要多组PK,只需要循序快进的打持久战,这个量变的积累就会质变,个人认为需要有3-5年的持续积累才会有质变的可能,但模仿性创新和站在巨人的肩上都会快一些,但要与自己产品和行业结合的大量试验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周期个人认为也不会少于2年,而对于企业而非研究所的要进行这样研发的项目,考虑到以上情况,如果产品6年不会被替代、研发周期为3年、产业化周期为1年、盈利周期为3年以上,那么最好符合555标准,这样计算下来企业盈利是研发投入的2.5倍左右,只要大于这个数据对于一个产品研发的产出比就是比较合理的数字。(毛利水平是要考虑每年都要有5-10%的降低来计算)。

555标准:50%以上产品毛利,5000万以上市场总规模,有可能获得500万以上纯利润。

如果市场总规模较小、纯利润比较高,那可按照以上方式进行类比计算。

我讲的是两个极端,其他的情况,可以依据以上的实际情况自己来确定,研发布局和研发管理没有完全相同的,我们只要实事求是,认真去思考,就会制定出自己合适有效的研发,一味的模仿成功企业的研发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完全自己创新也是不现实的,研发比任何工作都来的扎实,所以要了解自己的行业,自己的产品,认真学习别人的研发精髓,大量的进行分析、大量的进行总结、大量的进行试验、大量的进行调研、大量的进行研讨、大量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既不能冒进、更不能保守,既不能拍脑子,也不能听他人,最终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研发布局和研发管理。

2、企业阶段的不同

我个人认为除了研发应用的不同带来的研发不同以外,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企业阶段的不同,这里所说的阶段就是指企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例如创业期、发展期、膨胀期、平稳期、没落期、转型期。

创业时期

主要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所以他的研发就要快准狠,这个就不用我解释了,如果不做这样的研发,企业都生存不下去,还怎么做研发,所以创业期从企业从上到下都要围绕着这个快准狠来开展工作,快速的形成产品变成商品,从书架送上货架,模仿创新和拿来主义是比较快的办法。但如何来实现快准狠呢?或者如何来寻找和研发这样的产品呢?我们常说以市场为驱动,以客户为中心,实际上以市场为驱动经常来形容中长期的东西,而以客户为中心经常来形容中短期的东西,所以对于创业期我们一定要紧抓客户需求不放,围绕客户思路不停,这个是前提,然后快准狠的去进行攻关,其实就是一个个歼灭战的组合,然后才能更快的走到发展期或往后的阶段。

发展期

就要考虑稍微长远一点的研发,但也不能花太多精力或者布局非常长远的研发,因为研发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有些见效慢的虽然更长远,但企业终归不是研究所,既不能出现不搞研发的青黄不接,也不能出现没有连贯的研发成果而导致的青黄不接,所以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去进行更长远的研发布局和研发投入,其原则是能够每年出现新产品的所带来的利润增长能够占到总利润的大于25%以上,所谓的新产品是可以自己来定义,主要看定义企业发展的速率多少是大家认为合理的,我们公司定义是销售10吨或者50万以上为开始的3年及以内为新产品,因为我们希望我们未来10年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

膨胀期和平稳期

一定要为企业能够受益10年以上或者能够转型延展的研发品,要为行业的低潮期、产品的没落期、企业的转型期提前做好产品布局,在低潮期做加法,在高潮期做减法和乘法,低潮我们要保持信心满满,高潮我们要警惕危机重重,要冷静对待每个研发过程,每个研发产品,每个研发人员,不能搞运动研发,更不能搞自由发挥,这个时期的每个阶段的判断既要有决心和信心,更要严谨和认真,民主不一定是对的,集中也不一定是错的,一定要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去判断,要按照实事求是的能力去决策,就像老人常说的那样:没有那个弯弯肚子就不要吃那个镰刀头。

没落期和转型期

都是只一个产品或一个行业,如果在膨胀期和平稳期布局好,在企业实际上不会出现没落期和转型期,因为转型、延展、替代的产品都已经都准备好了,在黎明前期推出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既不能眷恋以往的成绩和成果,还要迅速的把以往的产品快速的进行消化和处理,任何犹豫带来的都将是灾难或者恶果,市场经济的现实就要这样残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有时很难做割舍,但只有理性对待,才是王道。有多少大的企业栽在这个方面。而这个阶段的研发又将是快准狠的歼灭战阶段,就好比我经常讲的从创业走向创业,这时研发的速度一定要大于快速转型的速度,可以想象与创业的研发没有任何区别,虽然不一定会生死存亡,但也是差不多的,这关乎着我们是否能脱胎换骨或凤凰涅槃。

总之,所以每个企业都要根据研发应用和自身发展阶段来规划我们的技术研发,合适的时期,我们必须保证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持续投入,才能确保产业输出与利润增长的动力源泉。 合适的时期,我们紧紧盯着国际上的竞争对手来研发,使自己的产品水平能迅速提高乃至超过我们的竞争对手。合适的时期,我们紧扣市场和趋势,分析自身研发和创新问题,跟随国际巨头,以目标和业绩为导向,逐步成长起来并成为行业领导者的。

二、材料研发的10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材料研发有10个方面:研发出路、研发思想、研发精力、研发内容、研发阶段、研发投入、研发成功、研发内涵、研发素养、研发格局。


201702241411180412.png

1、研发出路:

研发出路一定要争取做附加值高的产品和行业,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微笑曲线,就是如何做好研发和市场策划,从而做自己的核心制造,核心制造可以是设计、可以是制造、也有可能就是研发和营销本身。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阶段研发都会不同,要学会依据应用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来规划自己的研发,做好加法、减法和乘法。

201702241411180412.png201702241419198640.png201702241418006750.png


2、研发思想:

研发思想实际上就是不同时期研长期积累的总结,不是都适用,但在发展期和膨胀期会应用更多的研发思想,材料研发更注重产业化研发、创新研发和开拓研发,这里面从材料研发有最基本的一些思想,能够有效的结合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实施好,将会事半功倍。

201702241421076942.jpg201702241421252414.jpg


3、研发精力

研发不能花很多工作和精力在未来上,但也能不考虑做未来的产品,如何进行分配呢?对于材料研发更要规划好这个资源和精力的分配,我总结下来企业到了发展和膨胀期,研发精力可以分为432140%的工作和精力用在本年度经营和研发的产品的目标(现有产品体系的研发和优化),30%的工作和精力用在下一年度经营和研发的产品的目标(替代和升级现有产品的研发),20%的工作和精力用在未来3-5年经营和研发的产品的目标(产品工艺、体系和应用延展产品的研发),10%的工作和精力用在未来5年以后经营和研发的产品的目标(先进工艺、技术、设备的研发和调研;先进材料、先进理论研究和试验)。

201702241421076942.jpg


4、研发内容:

研发内容时间上看似简单,但大家一直认识不全面,就会导致研发很多短板的发生,而研发最终决定成果的往往是一些短板,所以研发内容有哪些,一定要清楚的认识,更要清楚的认识哪些研发是可以拿来主义,哪些研发是可以进行外协,哪些研发是最难和必须自己积累的,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研发、避免短板、快速研发、保持核心。 专案调研和专案策划等核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亲自进行调研和预研,结论看似一张纸,一句话,但这个过程一旦掌握或者方向把握好,比一张纸和一句话要重要的多,而且必须与企业进行结合,实事求是,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产品、行业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材料、设备、质量和检测研发是一定要企业自己进行,因为这些根本和核心,一个是这些不是学校研究所能够重视的,另外这个实际材质核心制造里面的核心所在,只有研发好、精益好才能更多受益和更长期受益,对于预先试验、基础研发、应用研发、模型研发和工艺研发实际上是可以交给学校研究所进行的,因为这些看似很重要但也是很多共同的东西,这些里面有核心和政治意义的研发,还是要放置在企业中进行,这个需要企业自己来衡量。可能有人问了应用和工艺研发也非常重要,为什么可以放到学校研究所进行呢?实际上应用研发和工艺研发都是为材料研发服务的,这个服务的过程必须以材料为基础,没有材料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而设备又是载体,而且核心就是大量的研发的一张纸,投入大又容易被模仿,所以还是放到企业里面更合适。

201702241421076942.jpg

5、研发阶段:

我个人认为新材料产业化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预先研发阶段(从0-1)、小试研发阶段(从1-2)、中试产业化阶段(从2-3)、精益量产阶段(从3-4)、精益研发阶段(从4-10)。

预先研发阶段(从0-1):这个阶段是对新材料方向的筛选和新材料理论的建立阶段。而从1-4的过程大家也容易理解,但这个阶段按照轻重缓急和协同效应又可以分为重点研发、杂化研发和协同研发。精益研发阶段(从4-10):建立全世界或全行业为之研发的平台就是精益研发,这样的研发方式是比共建研发(与代表技术和行业方向的客户共建研发)和杂化研发(协同发生化合作用的研发)更高层次的研发,当然也可以建设类似研发淘宝平台,发布研发和进行研发预定买卖的平台。当然我认为还会有更高层次的研发,我暂时称谓超研发,就是利用科学、量子或数学模型建立的研发系统,里面是大数据库的支持、计算和调用,我们输入研发的信息,就可以计算出或推到出是否可以研发成功、推论出研发过程和输出研发成果,那样研发就会变得节约时间和资源,不用大量的试验,也可以快速出结果。

201702241421076942.jpg201702241432462873.jpg


6、研发投入:

有研发投入才会有研发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投入就想获得肯定是不存在的,好的材料或研发企业都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关键我们要如何把每一分研发资源都用在刀刃上,这个才是每个企业都要思考的,但想1-2年就出一个好的成果也是难上加难,所以总是能在短时期内出研发成果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应该珍惜好,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而对于研发过程人就是财富中的财富,管理思维是很难出研发成果的,所以出研发成果就是在人和团队,而这个才是核心,多以我们必须要有技术思维的方式是管理和领导研发和研发团队。

研发投入到底多少合适,这个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因为这个与行业、产品、发展阶段、利润水平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一般建议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3-8%比较合适。

比较喜欢富士胶卷的转型故事!研发要从根系中重视,而不是洒洒水,更不是打些农药!所以土壤很重要,当然会有杂草,浪费养分,我们除掉就好,一开始与根苗一样,发展不了是正常的,但如果没有土壤,是什么都长不出来的,我们不要担心我们的根苗长的很小,我们除掉杂草他就会快速成长,其实这中间浪费很多养分,也浪费很多人工去除杂草,但这是必须的过程,很简单的道理。总希望把已长大的根苗放到自己土地上,有的适应了这个土壤,快速成长,有的相互不适应,那就死掉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不可能每次载的树木都是可以成活的!

201702241519055336.jpg201702241519139088.jpg201702241519220027.jpg


7、研发成功:

研发的成功率也依据产品、行业等不同,但日本研发网站上汇总下来,日本有研发公示的企业来计算:如果从0-3的过程成功率一般为十万分之6,如果从1-3的过程成功率就是千分之6,那就高了很多,如果从2-3的过程成功率就是百分之20,所以每个企业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研发阶段与自己的企业要相结合。

201702241519055336.jpg201702241519139088.jpg


8、研发内涵:

研发内涵是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我把它总结下来,我觉得说的非常好,非常贴切。

1)研发拼的是思想的痴迷和煎熬。(脑力、体力和持久力)

2)研发拼的是底层的深入思考、专研和运用。

3)研发拼的是心仪的处女地。

4)研发拼的是由内向外的拓展能力。(拓展力、扩展力和延伸力)

5)研发拼的是上下求索的环境。(梦想、情怀和平台)

201702241519055336.jpg

9、研发素养:

1)勤能补拙:创新来自120%的努力 。

2)锲而不舍:成功就是再坚持那么一点点 。

3)坚韧不拔:方法总比困难多 。

4)危机意识:高潮是低潮的前奏 。

5)全力以赴:没有实现不了的任务 。

6)研发方法:深入比什么都重要 。

7)研发信念:做有梦想的人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这句话呈现了一个研发人员应有的东西,从规矩欲望信念方向素养忠诚责任到格局都阐述的很明白,这句话研究透彻了,研发也就研究透彻了。

201702241515307946.jpg201702241515388103.jpg

10、研发格局:

竞合

中国的企业特别需要竞合,但感觉在中国做起来特别难,但我与很多人交流过思想,他们都有竞合的意愿,只是总是怕失去的更多,获得更少,但有时我一直在想中国一句古话,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实际上让大家更多的分享和共享这些利益,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其实也许对于企业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但这个需要胸怀,需要见识、需要勇气,也更需要智慧,但我想只要努力了,肯定会朝好的方向进行的,而同时中国的企业更需要提升竞争力,这个不仅是要企业自身去努力,也需要国家要更加长远的布局才行,材料行业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磨一剑,才能砺得梅花香。这些绝不是走捷径可以获得的,必须扎扎实实去努力,想缩短距离,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更勤奋才行。

共享

其实竞合也是一种的共享,只是共享是另外一种层次,需要有更多的大思维、大心胸、大战略在里面,而更讲究去奉献,更讲究去牺牲,20152016年年我去讲了很多课,其实总体的思想都是竞合和共享,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事材料行业,因为材料成就未来,国家需要材料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人有共享和竞合的思想,因为这才是中国材料(隔热材料、普通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的出路。

梦想

当我看完卡麦隆的《深海挑战》时,泪流满面,当我看到马斯克的火箭发射时,我兴奋不已,当我看到乔布斯的精益研发的思想时,心潮澎湃,一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发现我也是一直抱有梦想的人,当别人梦想实现的时候,也许自己比他们还要高兴,为梦想而努力,会倾注全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想的就是要如何去实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华严经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去前进,哪怕再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也会努力,但你不能期望所有的人一定会和你同步,会支持你,但你自己必须相信并有足够的勇气去拼搏,所以才会有“敬天爱人”的京瓷,“创造”的TDK,“梦想启动未来”的GE

协作

其实每一个成功往往来自于团队,最佳团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比较少看电影,但《火星救援》我觉得是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应该看的一部片子,整个片子就是完整的一次从0-3的研发过程,里面不仅呈现出研发过程中的研发素养,其实也呈现出最佳团队的重要性,研发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孤独寂寞的过程,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理解,但还要学会如何获得团队的支持和让最佳团队胜利的办法才是研发协作的核心所在。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项目,但有完美的平台,只要能够调动团队,使合力,那将是1+1大于10,大于100,所以研发人员是最宝贵的财富,而团队就是财富的聚宝盆,所以研发人员的培养过程就是协作和团队的打造过程,这个才是研发培养最重要的。

头狼

头狼挖出了一条走出去的路,可能不一定是最顺直的!但会让团队走的轻松、走的顺畅,却不会告诉大家开垦这条路的过程有多累,多辛苦。 当你自认为辛苦、艰难和甚至委屈时,请看看前面开路的那位...... 当头狼在冒险、开拓、进取的时刻,请跟随者把所有的怨言、负面、扼杀在思想的摇篮里,因为头狼的阻力远比追随者大十倍。

改变

随时扼杀自己的婴儿,一定要有随时改变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先学会相信别人,有问题先从自身寻找原因。我比较喜欢乔布斯亲自拍摄的《致疯狂的家伙们》: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我比较喜欢《再生的雄鹰》: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在社会发展的3大支柱,未来的还债经济(医疗、环保)、智能相关、能源科技等发展和应用都和材料密切相关,材料也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技术提升的关键,技术变革的里程牌,是关乎着国家发展和可持续创新的源泉,所以说材料驱动(成就)未来,但做新材料还是非常难的,也非常辛苦,我总结下来有三高三长:高投入、高难度、高门槛,长研究周期,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做材料要有20年以上的打算,每个过程都是要十年磨一剑,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资源投入和信心决心就不要从事材料的工作,所以我一直对认真做材料的人很尊敬,因为真正材料人是有梦想、讲奉献、为国家、为民族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出一些好材料。(隔热材料厂家深圳德厚科技


201702241514237152.jpg201702241514106524.jpg

阅读612
分享